◎中國推動經濟增長的唯一引擎正在失去動力。
當中共當局在2022年年底悄然結束「清零」政策時,許多人預期中國經濟將迅速反彈。然而,一年半以後,中國的經濟復甦仍然乏善可陳,而拖累經濟的問題,如房地產業危機,卻日益惡化。
每當中共當局公布出口和製造業活動等關鍵指標的數據時,中國的經濟困境就最為引人注目。最近疲弱的經濟數據顯示,由於中共傾向於「篡改」數據以使其看起來更好,因此實際情況更加悲觀。
央行降息、房地產業持續困擾以及北京自己的宣傳訊息也暗示了中國黯淡的經濟狀況。
令人擔憂的數據
出口、投資和消費是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驾馬車」。但由於內需和投資在新冠疫情之後未能復甦,中國經濟越來越靠單一「引擎」滑行。
然而,這個「引擎」正在失去動力。中國海關總署8月公佈的數據顯示,2024年7月出口增長7.0%,增幅低於6月的8.6%,也低於預測的9.7%。與2022年的官方數據相比,2024年7月的出口實際上減少了9.7%。
考慮到最新的製造業活動數據,中國出口可能面臨更大壓力。中國7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9.4,低於6月份的49.5。除3月和4月外,中國的PMI在今年迄今為止的所有月份均處於收縮區。製造業活動減少意味著出口減少,經濟增長更加疲弱。
儘管中國疲弱的官方數據為經濟狀況敲響了警鐘,但中共當局仍繼續聲稱,中國有望實現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例如,國家統計局在7月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2024年上半年的GDP較一年前增長了5.0%,與3月兩會上宣佈的目標「約5%」持平。然而,在使用中共當局採用的計算實際GDP增長的方法估算中國實際GDP增長時,我們評估中國在2024年上半年僅實現了2.4%的增長。
假設目前的趨勢維持不變,中國不太可能在年底實現中共的增長目標。然而,中共當局幾乎肯定會操控官方數據,以確保達成目標。公然試圖「調整」數據很可能會適得其反,因為觀察家越來越覺得官方數據太脫離現實。投資人與機構若過於迷信官方數據,也會讓自己的業績倒退。
降息
中國經濟表現不佳的另一個跡象是,中國央行在美聯儲降息之前提前降息。
7月22日,央行宣布將7天期逆回購利率從1.8%下調至1.7%,並將完善公開市場操作機制。同日,央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將一年期貸款優惠利率從3.45%下調至3.35%,五年期貸款優惠利率從3.95%下調至3.85%。
7月25日,中國央行將一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從2.5%調降至2.3%。央行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以2.3%的利率出售了2,000億元一年期MLF貸款。
我們認為,此次降息是中共當局試圖減輕經濟下行的巨大壓力,並避免因房地產泡沫破裂而激化金融風險。北京方面希望降息有助於刺激經濟,並抵消因中共在三中全會上加倍強調專制和未能推行自由化改革而引起的市場負面情緒。
房地產
鑑於房地產危機惡化且幾乎無法解決,央行的措施可能成效有限。
8月1日,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了7月份百城價格指數報告。報告指出,7月百城二手住宅均價同比下降6.58%,環比下降0.74%至14653元/平方米。7月是二手房均價連續第27個月環比下降。雖然報告指出新房均價同比上升1.64%,但我們認為這種上升是結構性的,並不代表房地產價格整體上的回升。
同日,大陸媒體報導,鄭州、瀋陽、寧德等多個城市不再實施新房銷售價格指導,並實施取消價格上限。另外,陽江、珠海、蕪湖等城市也在優化價格上限政策,包括縮短調整備案價格的時間間隔,取消樓層差價等。我們認為,取消新房價格上限的城市預示著房地產價格將持續下跌,金融風險的惡性循環將會延續。
8月2日,彭博社報導,中國當局拒絕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出的使用中央政府資金完成爛尾樓的建議。在對中國經濟的年度審查中,IMF促請中國調配「一次性」財政資源以完成和交付預售物業或補償購房者。IMF認為,在4年內,這樣做的成本約為GDP的5.5%。彭博社根據中國2023年的GDP計算,這將達到近1萬億美元。
我們認為,IMF建議中國中央政府動用龐大資金完成爛尾樓的建設,突顯了房地產業危機的嚴重性。中共當局對該計劃的回應表明,他們很可能沒有資金為爛尾樓埋單,或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來挽救房地產行業。
宣傳
最後,中共對於經濟的宣傳顯示,儘管官方做出了保證,但是一切並不順利。
例如,7月26日,習近平在中南海與黨外代表人士座談論當前中國經濟形勢時表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是「完全可以克服的」。他還呼籲要「堅定發展信心,保持戰略定力,積極主動應對問題和挑戰」,並「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
中共越是試圖宣揚或掩飾某件事情,該領域的問題就越有可能特別嚴重。習近平在7月26日座談會上的講話以及其他官方經濟宣傳都表明,中國經濟正面臨嚴重問題。建議企業、投資者和政府認清這些宣傳,並做出適當的調整。